拆解「戒糖餓死異細胞」的迷思

在抗頑症的過程中,「戒糖能夠餓死異細胞」的說法廣為流傳,尤其在社交媒體與健康論壇上更是屢見不鮮。由於異細胞高度依賴糖分作為能量來源,許多人認為透過戒糖可以抑制其生長。然而,這樣的觀念是否真的成立?本文將深入探討此一迷思,並以科學角度釐清相關認知。

 

異細胞對糖分的依賴

戒糖並不能有效餓死異細胞

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 (NHRI) 電子報第555期指出異細胞只需要少量的葡萄糖進行有氧代謝1,而其餘大部分的葡萄糖將進行糖解作用,變成乳酸,促進異細胞生長。清華大學生技所副教授林愷悌指出,在缺氧的環境中,異細胞會分泌硫化氫並改變重要蛋白質的結構,讓異細胞能大量吸取糖分,並加速生長2。而在日常飲食中,澱粉經消化後,會分解為葡萄糖,因此要「戒糖」並不能有效「餓死」異細胞。

 

戒糖能餓死異細胞?錯誤的簡化邏輯

許多人誤以為只要不攝取糖分,就能阻斷異細胞的能量來源。雖然戒糖可能會減少促進異細胞生長的因素,但糖在人體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,為許多生理功能提供必要的營養,維持腦細胞和紅血球等細胞的正常運作。若完全戒糖可能導致能量不足、代謝失衡,甚至營養不良。對於身體已虛弱的患者而言,過度節食或嚴格戒糖反而可能削弱免疫力,不利於疾病的治療與恢復。

過度節食或嚴格戒糖反而可能削弱免疫力,不利於頑症的治療與恢復。

 

異細胞真的能被「餓死」嗎?
雖然戒糖本身無法直接餓死異細胞,但廣州復大醫院總院長徐克成教授指出,變異細胞的生長與轉移依賴於血管新生3。若能抑制變異細胞的血管新生,就能有效地抑制其轉移與擴散,變異細胞也會因缺乏營養而「餓死」。

若能抑制變異細胞的血管新生,就能有效地抑制其轉移與擴散,變異細胞也會因缺乏營養而「餓死」。

 

如何真正餓死異細胞?

要餓死異細胞,關鍵在於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(MMPs——這類酶能破壞組織屏障,使異細胞更容易擴散到其他器官的酶。研究顯示,桑黃具有效抑制MMPs的能力4,進而減少異細胞的營養需求,並阻斷其轉移通道。此外,桑黃還能抑制血管新生,切斷異細胞透過新生血管獲取養分的途徑,從而真正達到「餓死」的目的。

 

「極・長崎野生桑黃」的防擴散與抑轉移效果

極・長崎野生桑黃」融合長崎野生桑黃與北海道姬松茸等頂級抗頑成分,不僅能減輕電療毒性、延長化療後的存活期5,還能活化免疫細胞6,提高患者的抵抗力,同時緩解療程帶來的副作用,提升抗頑疾的治療效果。透過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(MMPs),它能有效防止異細胞的擴散,真正實現「餓死」異細胞的目標,為抗頑疾治療提供有力支持。

「極・長崎野生桑黃」的防擴散與抑轉移效果 真正餓死異細胞

 

¹國家衛生研究院(NHRI)電子報第555期報導  2014-05-29 ²國立清華大學 2024-12-03《清華揭開頑細胞愛吃糖的秘密》 ³廣州复大醫院 徐克成大講堂 2023-04-27 ⁴Huang GJ, Huang SS, Deng JS. Anti-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inotilone from Phellinus linteu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MMP-9, NF-κB, and MAPK activ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. PLoS One. 2012;7(5):e35922. doi: 10.1371/journal.pone.0035922. Epub 2012 May 8. PMID: 22590514; PMCID: PMC3348146. ⁵Potential Impact of Phellinus Iinteus on Adherence to Adjuvant Treatment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: Outcomes of a Propensity Score-Matched Analysis, Integr Ther, 2018 ⁶Immunostimulating activity of Phellinus linteus extracts to B-lymphocyte,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volume 15, pages379–381(1992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