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經常外食,就怕營養不良或偏頗,於是買來瓶瓶罐罐各種功效不同的保健食品,但若同時將3-4款保健食品放入口中,是否正確呢?以下列舉了幾項常見的保健食品使用法,供大家參考與深思!

 

1. 益生菌禁熱水沖服 

益生菌是否能順利到達腸臟並停留,與其接觸到的胃酸pH值高低有明顯關係。飯前,胃部pH值大約2,進食後胃酸受食物中和,pH值上升並於飯後1小時逐漸下降,而在飯後2小時,pH值更會低於2。 

有些市售益生菌產品具有特殊技術(如含特殊耐酸菌種)等,能夠耐酸耐鹼,不受胃酸與膽汁的破壞,如果是這類產品,建議飯前使用,原因在於空腹時胃部排空約一小時,益生菌能較快速到達腸道駐紮,達到整腸作用。 但若是非特殊劑型益生菌(Non-microencapsulated probiotics),在飯前30分鐘或與飯中使用,其存活率較高,飯後30分鐘使用其存活率最低。 但市售的益生菌沖劑都不耐熱,所以請用室溫水沖服,以確保益生菌的活性。 

 

2. 鈣片與魚油不要同時吃 

魚油依需求不同,每日補充量劑量1000mg-3000mg,而鈣質每日建議攝取量約800-1200mg。倘若只服用低劑量的魚油與一錠400mg的鈣,經過腸道稀釋,發生皂化現象的機會較小(但仍會有),但若服用較高劑量的魚油,大量脂肪酸於腸道鹼性環境中,就可能會與鈣發生皂化反應而降低吸收率,並有可能造成腸胃道的不適。 因此,不管低劑量或高劑量,建議魚油與鈣片相隔2小時才服用。

 

3. 葡萄糖胺幾時食

根據研究,食物會影響到葡萄糖胺的「吸收時間」,但是不會影響吸收量,所以不管飯前飯後吃,吸收度都是一樣的。不過,市售的葡萄糖胺複方產品,有的添加了膠原蛋白、鳳梨酵素等成分,建議飯前食用;若為複方粉劑,建議隨餐食用。 

 

4. 補肝藥,真補肝? 

市售許多標謗保肝的產品,多含有「胺基酸/維生素」或「肝臟代謝相關酵素」(SOD/Glutathione),外加抗發炎的薑黃等成分。許多民眾只要長期疲憊、或肝指數檢測偏高、長期飲酒者,便自行到購買保肝產品,事實上這是非常冒險的行為。

肝臟是個會自行修復的器官,適當的休息才是真正補肝。胺基酸/維生素確實能提供肝臟修復過程的原料,但卻僅能消極的稍微輔助肝臟修復,不具任何抗發炎效果。SOD與Glutathione用於口服,吸收率其實偏低,在於保肝的效力非常有限,因此長期酗酒、長期熬夜者,改掉壞習慣吧!別一味聽補肝藥的作用了。 

 

5. B雜抗疲勞

長期睡眠不足卻靠維他命B雜「提神」?不如先問自己,平常蔬果有攝取充足嗎?若沒,不妨經過水果店時順手買些,備在公司與家裡補充所需要維他命與纖維。維他命B雜本身是協助酵素代謝的營養素,本身不含熱量,各種維他命B各司其職,將攝取的營養素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。 

維他命B1參與糖類代謝,主要將糖質/蛋白質轉換成能量,維他命B2主要將糖質/蛋白質/脂質轉換成能量,維他命B6主要幫助蛋白質轉換成能量,而維他命B12主要將蛋白質轉換為能力。所以如果身體缺乏維他命B時,將無法有效分解營養素產生能量,而比較容易會有疲勞的感覺。 

如果在日常飲食中維他命B雜已攝取足夠,再服用更多B雜也不會有提神效果,但是當活動力較高、工作時間長、精神壓力較大的時候,所消耗掉的維他命B雜就會比平常高出許多,此時服用B雜來輔助營養代謝,產生能量讓整天工作較有精神,是可行且不錯的選擇,但若想值此改善腰痠背痛或眼睛痠澀等現象,效果則不明顯。 

 

6. 油溶性維他命要避開甲殼素

早年不少愛美人士會吸取甲殼素來排除飲食攝入的油脂,以達到雕塑身型的作用。甲殼素本身帶正電,可以吸附體內屬於負電的脂肪,再加上甲殼素無法被人體吸收,因此可以將脂肪帶出體外。正因如此,甲殼素會降低腸道吸收油脂的能力,進而影響油溶性維他命的吸收,例如維他命A、D、E、魚油、月見草油、葉黃素等。

順帶一提,服用甲殼素時,記得補充足夠水分,因為甲殼素在包覆油脂的同時會吸收水分,因此補充甲殼素後要盡量補充水分,每次補充甲殼素用要搭配300cc水服用,以避免造成便秘或腸胃不適。 

而且,在服用任何保健食品前,請先諮詢專業人員,以免花錢又傷身。 

 

Text: Cheryl  Photo:網上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