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子女長大的過程中,除了有窩心、可愛的一刻,也有不少駁嘴、不合作的時候,家長應該怎樣應對呢?

 

了解子女駁嘴的原因

子女駁嘴,反映了他們的心理狀態,如果家長能理解他們的想法,更有利處理子女喜歡駁嘴的問題。

 

子女通常在以下情況會駁嘴:

  • 感到沮喪時

  • 想逃避問題時

  • 測試他們的自主權,試探家長底線

  • 在表達過意見但不被接納時表示不滿

  • 在家長說了一些令他們傷心或失望的話時

  • 為了吸引家長注意時

 

兒童的心理與大腦發展

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:兩歲左右孩子發展出「自我中心觀」(Egocentrism)」,到四歲左右是高峰期,到青少年時期會逐漸減退。

從大腦發展的角度來看,兒童的前額葉處於發展階段,前額葉發展較成熟時,有較佳的後設認知,即是知道說話會造成的結果,也較能控制衝動。

 

處理子女駁嘴問題的正確態度

1. 尊重子女的想法

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,有時不認同家長所要求的做法,認為自己的做法更好。家長應用說服的方式讓子女明白家長的要求,而非命令式,在許可的情況下可以讓子女以自己的方式嘗試解決問題,然後一起討論不同解決方法的優劣。

 

2. 以身作則,不要以駁嘴的方式回應子女的駁嘴

孩子的駁嘴是一種「壓力表現行為」 ,此時孩子並非十分理智,作為家長不宜用責罵、懲罰的方式去處理;相反,家長應比子女更理智地作出回應,以鎮定、說服的方式與子女溝通,或是讓彼此有冷靜的時間,留意是「冷靜」而非「冷戰」,待平心靜氣時才處理問題。家長平日與朋友、家人相處時,亦宜用溫和有禮的態度,以身作則,讓子女學習正確的待人接物態度。

 

3. 說鼓勵的說話,避免過多的批評

過多的批評令孩子的心態更負面,例如當你嫌棄子女「你真蠢」的時候,子女便會有一種「我就是蠢,我就是做不到」的感覺,從而以不良的態度反駁家長的說話;相反,家長應鼓勵子女把複雜的問題化為容易解決的步驟,並從旁幫助,當子女成功做到某些事情,家長應給予適度的讚揚和獎賞。

 

4. 疏導子女情緒

當子女因為生氣、不憤而駁嘴的時候,家長應清晰表達:「我明白你現在很生氣,我們先冷靜一下再討論」、「我樂意聆聽」,而非一味的責罵。如果子女的駁嘴配以哭鬧,應盡快安撫子女情緒,令他/她回復冷靜,並教導子女:「如果你仍然哭鬧,我們不能繼續溝通下去,請你先冷靜,我們再一起解決問題」。

 

5. 給予子女更多選擇

如果子女駁嘴時說出:「你不要管我!」之類的話,代表他感到自由度不足、沒有選擇,對家長的控制有所不滿。這時,應該給予子女一些自主權,減少以命令方式指示子女做某些事情,這樣不但容易令子女產生反抗的心理,還可能令子女自由創新、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下降。家長應與子女多溝通,並分工合作,例如在準備晚餐、打掃時分配工作,讓子女幫忙,令子女可以參與其中,增加子女的存在感,也可以令家庭關係更融洽。

 

6. 堅持自己的底線

當子女以哭鬧、駁嘴的方法嘗試為自己爭取自主權的時候,家長應有自己的底線,不能輕易答應子女的要求,在給予自由與適度管束兩者之間取得平衡,例如可以與子女約法三章,以子女想要的東西作為誘餌,如果子女表現良好時才答應其要求。

 

Text: Mikiki  Photo:網上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