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碗是日常必做的事,但你洗得「對」嗎?其實每天洗碗,理應是越洗越乾淨,但原來不少人用錯洗碗方法,不但未能清洗乾淨餐具,相反還會滋生細菌,令碗碟越洗越多菌。

 

根據「德國吉森大學」和「慕尼黑赫爾姆茨研究所」的一項聯合研究顯示,廚房中使用過的洗碗布上暗藏了多達362種細菌,比馬桶仲要多20萬倍,其中半數可致病,即使經過清洗消毒,也很難根除細菌。

 

洗碗細菌越洗越多菌的成因,可以分為人手洗以及洗碗機洗2種:

 

 

先以人手洗為例,一般會用洗碗布,種類繁多包括棉布、海綿擦,絲瓜瓤、鋼絲球等,每天都會和餐具有著親密接觸,肉屑、菜渣、油污等或多或少都會遺留在洗碗布上,這為細菌提供了一個滋生、繁殖的環境及地方。即使經常清洗,只可以短時間內減少細菌,但很快又會生長,除非經常更換洗碗布才能最大程度規避風險。

 

除了洗碗布容易滋生細菌之外,洗碗方法錯誤亦會產生細菌,包括:

 

 

  • 飯後碗碟泡水不洗,有些人會累積一日三餐的碗碟甚至隔天才洗,放置時間愈長,滋生細菌愈多,更會成為細菌的溫床。「日本東京大學」食安研究專員指出,使用過後的餐具含菌量為60-80個,但若泡水放置逾10小時,細菌便會增至2,900萬個,增殖率達48萬倍,非常驚人。

  • 飯後將油膩膩的餐具放在一起,只會造成互相污染。

  • 洗潔精不稀釋,什麼都用洗潔精去洗,洗不乾淨反而容易令細菌滋。

  • 餐具不晾乾就收起,因為有漬水的地方就會成為微生物交叉污染的絕佳場地。

 

另外,現時很多家庭都開始使用洗碗機,餐廳更不在話下,因為可以節省時間、人手、金錢,洗碗機使用的頻率、自來水的來源、洗碗機的清潔度等,特別是洗碗機內在有濕度不透風,是細菌和真菌滋生的溫床,可見洗碗機可以清潔餐具,但也可能充滿細菌和真菌。

 

 

有研究發現歐洲的洗碗機樣本中含有導致尿路感染、皮膚感染、食物中毒、心臟感染的細菌以及引起鵝口瘡的白色念珠菌等,洗碗機的運作方式,讓它的內部條件不斷變化,從潮濕到乾燥、高溫到低溫,酸度由低到高,而且剩餘在機內的洗滌劑和食物殘渣的混合物,滋生了微生物或細菌,可見洗碗機方便快捷的同時,亦為人們的健康埋下了穩患。

 

由此可見,餐具即使經過清洗之後都仍然會殘留細菌和不淨物,等於把細菌吃進肚裡,所謂「病」從口入,絕對不可以忽視!

 

Text: Lulu   Photo: 網上圖片